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广州:对照身边案例 防范纪检监察干部三大风险

发布时间:2019-07-2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原标题:广州:对照身边案例 防范纪检监察干部三大风险

  日前,广州市纪检监察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在广州市委礼堂举行。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连生讲授专题党课,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暨全国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底气和担当,不断谱写新时代纪检监察队伍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提出明确要求。

  对照身边案例 反躬自省

  “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三大突出风险在于:一是铁面不铁,斗争精神弱化;二是模范失范,标杆形象崩塌;三是用权滥权,威信地位折损。”刘连生在专题党课中结合近年来广州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对案件表现、成因、根源等作出深刻分析。

  “专题党课深入浅出,讲到的案例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尺子!”“触动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当看到自己曾经的同事和战友成了反面典型,痛心的同时也要警醒自己时刻警钟长鸣,不越雷池。”现场参会的纪检监察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广州市纪委监委举行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既是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再深化,又是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的再部署;既是一次开诚布公的集体谈心,也是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要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反面教材警示作用,告诫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力量,必须自身正、自身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健全内控机制 谨慎用权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范围扩大了,权限手段丰富了,社会关注度更高了,对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刘连生强调,要使权力运行既规范有序又顺畅高效,必须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为此,广州市纪委监委按照“行使权力慎之又慎,自我约束严之又严”的要求,在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基础上,制定实施监督执纪监察工作规程9项工作制度及11项配套文件,对案件管辖、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关键环节流程再造,为规范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提供依据。针对审查调查这项重要权力,实行谈话全程录音录像、永久保存。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同志介绍,审查调查场所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录音录像监控系统,并组建专班全天候监控巡查,监控音像资料备份随案移送审理部门作合规性审查。

  此外,制定出台市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过问案件登记备案和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为纪检监察干部履职用权开列负面清单,标明行为底线。同时,制发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市辖区纪委书记履职汇报等制度,不断压紧压实纪检监察系统一把手监督责任。

  强化干部监督 刀刃向内

  “手电筒”不能只照别人,更要照自己。广州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负责同志谈起自己的工作时深有体会,“干部监督室充当着‘猎手’的角色,既要有更高的能力和本领,也要有更强的勇气和担当。”

  据悉,目前广州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正积极探索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工作,从接收分派、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了结归档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了明确的流程规定与监督机制。另外,在核查组成员的安排上,该室也是因案设人,综合案件情况、对象特点等因素安排不同的干部跟进处理,“充分彰显组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让犯了错、有问题的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良苦用心和关怀挽救,同党交心、真心悔悟,实现思想改造和教育转化。”

  为更好地织密监督网,目前广州市纪委监委正在研究实行由组织部、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和机关党委组成的定期联席会议机制,随时保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全面动态分析全市纪检监察队伍的政治生态,及时发现和堵塞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018年至2019年6月,广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共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54件54人。数据表明,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廉洁“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备天然“免疫力”。刘连生指出,“既要聚焦‘两个维护’,坚决防范党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也要坚持刀刃向内,切实防范纪检监察干部变色变质引发的内部风险。这是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广州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杨雅玲)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崯嶧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